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,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,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新起点。我们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,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,在幼儿一日生活主线的基础上去寻找开展入学准备教育的契机,将幼儿在身心、生活、社会、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巧妙地融入不同环节中,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各方面的成长与进步,提升入学适应性。
一、小班以自理能力培养为抓手
小班组教师围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展开讨论并逐步落实: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如自己整理图书、玩具,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;引导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,而不是代替他们克服困难……在幼儿成长关键期,培养他们尝试去做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。

二、中班以阅读兴趣激发为支点
中班组开展了“书香浸润童年,阅读点亮人生”的系列活动。
通过亲子阅读、亲子绘本制作、绘本推荐、讲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,在师幼、亲子、同伴的互动交流中,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,获得了愉悦的精神需求。家园配合共同推进活动,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,有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,对幼儿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三、大班以全方位准备为基点
大班教师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,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,针对幼儿存在的做事拖拉等现象,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,不迟到,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如厕、喝水;针对不拘小节的孩子,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。通过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,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,卷铅笔,整理书包,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等。同时,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,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……大班组教师分析了各班的情况,有序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,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、松快的学习气氛。

人生百年,立于幼学。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,他们会期待、喜悦、担心、害怕,教师及家长从引导、尊重、关注做起,实现教育合力,拓宽衔接的方式方法,为幼儿身心平稳过渡,快乐、自信地迎接小学生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。
- 上一篇:基于观察,提升记录与评价能力
- 下一篇:共研、共思、共成长
